咨询热线 

010-8476776

当前位置:主页 > 新闻中心

“浙BA”赛场的嘉兴“硬核声浪团”
日期:2025-11-08    来源:球探体育

本文转自:嘉兴日报

退役军人变身啦啦队员

“浙BA”赛场的嘉兴“硬核声浪团”

  ■记者 杨 茜

  通讯员 朱晓妍 陈留艳

  本报讯 “嘉兴,加油!”“‘粽’磅出击,嘉有奇迹!”10月15日晚,“浙BA”城市争霸赛嘉兴队主场对阵长兴队。观众席上,一片红色的“浙BA”嘉兴队专属啦啦队员们特别引人注目。拿着一个大喇叭,王洪滨站在人群前列,放开嗓子带着大家有序加油呐喊,看到比赛焦灼处,他激动地指挥鼓手、旗手加大了助威声。一浪高过一浪的加油声、呐喊声、打鼓声,为赛场增添了无比热烈的氛围。

 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在这支200多人的“浙BA”嘉兴队专属啦啦队里,主要组织者、鼓手、旗手等核心成员,大多是具有一定赛事服务相关经验的退役军人。他们来自不同行业,平均年龄在30多岁,总人数达到了50人。

  “浙BA”球员在前方激战,怎么能缺少一起南征北战的超燃氛围组?一个多月前,嘉兴市体育局面向全市开放招募“浙BA”嘉兴队专属啦啦队。嘉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也与我市广大退役军人分享了这个消息,号召热爱篮球的退役军人积极参加。得知消息的那一刻,超爱篮球的王洪滨就关注了起来。退役前,他在部队里就经常参与志愿服务工作,南湖革命纪念馆的编外讲解员一当就是10年。退役后,他从事了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工作,利用工作之余,经常和很多伙伴一起为嘉兴举办的大型体育赛事、活动提供志愿服务。“服务保障过嘉马、亚马、全国田径大奖赛等,作为球迷,这次的‘浙BA’肯定是想出一份力的。”王洪滨说。

嘉兴, 羽毛球

  一个多月以来,跟随球队到处跑,无论主场、客场,作为“浙BA”嘉兴队专属啦啦队核心成员的退役军人们总是下午4点就早早来到了赛场。熟悉环境、布置场地、排练动作、准备口号、分享最新经验……要干的事特别多。

  拿着3米的旗帜加油助威,一挥就是两个小时,从不喊一声累,这是旗手施建国。以前,在部队仪仗队扛枪,现在,在啦啦队助威。施建国觉得,一个是保家卫国,一个是给球员鼓劲、为城市荣誉而战,都要全情投入。而赛场球员们的那股敢打敢拼劲头,也常常会感染他,鼓励着他在工作和生活中勇往直前。

  会搞气氛,喊起来中气十足,打起节奏鼓来,分外投入,这是鼓手赵骑贤。他常常笑称,自己个子虽小,但能量很大,篮球、羽毛球、乒乓球样样都行。“我老家是四川农村的,在嘉兴工作、成家、生活,一路成长,很感恩也很开心,这里早就是我的家了,所以也想贡献些自己的力量。”赵骑贤感慨道。

  还有鼓手寿世明,再忙,都不愿落下一场啦啦队的助力活动。国庆期间,“浙BA”赛事不断。在10月6日嘉兴队客场对阵永康队时,因为家里第二天有亲戚要来,寿世明没有跟着啦啦队在永康过夜,而是选择自己开车先行到达永康,参加完啦啦队的助力活动,又连夜自己开车赶回嘉兴,“既然参加了,就要全力以赴,展现我们嘉兴人的精气神。”这份坚持展现了军人的硬朗作风。

  在“浙BA”嘉兴队专属啦啦队中,还有一个特别的“女将”,那就是“浙BA”嘉兴球员王臻的姐姐王皎。10月15日晚,尽管王臻受伤没有上场,王皎依旧准时出现在啦啦队中。王皎说,王臻是退役军人,她是以退役军人亲属身份加入这个啦啦队的。王皎透露,她平时很爱看球赛,可看弟弟参加的篮球赛总是特别害怕他受伤。

  现在,陪着弟弟一路走过来、一路成长,王皎也极大地锻炼了自己的内心。成长之路哪有不摔倒、不受伤的,给球队加油、为嘉兴加油,也让她更加明白了坚持的可贵,感受了体育精神对于个人、对于城市的正向影响。